钟辉芳:余热暖乡邻

2011年12月14日 09:45:20

  

  □陈式金  郭茂荣

  本报记者黄书文  图/文

  在万田乡木瓜村木瓜小组,有这样一位老人,他退休后,没有呆在家里颐养天年,而是致力于村里的公益事业,将自己的余热洒向乡邻。退休至今,他不仅带领村民拓宽了通往临县的两条道路、修缮了寺庙,还参与建设新农村……他叫钟辉芳,今年70岁,一个深受村民爱戴的老人。

  2004年,钟辉芳老人从市农业局退休后,回到老家万田乡木瓜村居住。回到家后,老人总觉得应该找点什么事做,这样生活才会有乐趣。当得知村民出行难时,他决定带领村民拓宽外出道路。木瓜村地处偏远,离万田圩都有将近10公里的路程,村民赶集都是去于都县的沙心圩和高龙圩。2004年以前,木瓜村去往沙心圩的道路狭窄崎岖,步行都非常困难。得知这种情况后,钟辉芳老人决定带领村民将该条道路拓宽,老人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民的赞同。要拓宽道路,最重要的是资金。为了筹集修路资金,钟会芳老人带头捐出800多元钱,其他村民看后,也纷纷出资,短短两天时间,就募得资金28000多元。

  修路期间,钟辉芳老人每天都起早摸黑,总是第一个到达工地,最后一个离开。除了安排人力外,老人还经常亲自上阵,有些机器干不了的事情,他就自己扛起锄头干。因为天天奋战在工地上,钟辉芳老人终于挺不住病倒了,村民劝他休息几天,可他怎么都不肯,在村卫生所打了几针后,硬是又回到了工地上。“辉芳老人家为了让道路早日修通,不顾自己的身体,让我们非常感动。”村民吴兴福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在钟辉芳和村民的努力下, 不到一个月时间,一条长3公里、宽3.5公里的道路就修通了。“我们能走这么宽阔的大道,辉芳功不可没。”村支书谢伙南说。从那时起,村民告别了崎岖的山路,走上了宽阔的大道,以前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,现在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了。路拓宽后,钟辉芳还不忘维护,有一次,天降暴雨,为了不让道路被大水冲毁,村干部带领村民冒雨抢修,老人得知后,非要跟去,村民见老人年迈,不让其前往,可是老人说什么也不肯,一定要和大伙一块去,从下午2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。回到家,老人全身都淋透了,病了好几天才起床。

        2006年,钟辉芳老人开始带领村民拓宽木瓜村通往于都高龙圩的道路。因为道路长达12公里,拓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,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,还要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其他难题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,钟辉芳老人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,不仅如此,他还带头捐出1100多元,在他的影响下,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筹集到5万多元现金。为了解决道路征地问题,钟辉芳更是花尽了心思。道路经过的地方要砍掉很多树木,有位村民死活都不肯砍,每次挖机工作时,他都挡在前面,为了做通该村民的思想工作,老人答应自己出钱赔偿他的损失,这样道路才得以顺利竣工。

  此外,钟辉芳还带头捐款1100多元修建万田长征大桥。从退休至今,老人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2万多元。

  2007年,木瓜村开始搞新农村建设,因为责任心强威望高,钟辉芳被选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,负责村里的新农村建设。刚开始时,很多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不是很支持,当得知要拆房子时,大家都持反对态度,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,钟辉芳没少花心思,也得罪了不少人。有的村民不肯拆房子,钟辉芳就以身作则,先从自家拆起;道路硬化水泥不够,钟辉芳就自己掏腰包买……在钟辉芳的影响下,很多村民慢慢开始支持新农村建设。因为有了村民的支持,木瓜村的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。走进该村,一排排新房整齐划一,花草树木错落有致,地上干净整洁。“村里能建设得这么好,首先得感谢辉芳老人。”村主任谢石生说。

  

  

新闻网新闻热线:0797-2557296